华皓家园(内刊)
思维与理性(上)
(一)
文友们讨论人生的意义,有的说怎么开心怎么活,有的说爬得越高越好,有的说身体健康好好活着就是意义。 当然都有一定道理,但用辩证的观点看,人生的意义应该包括两方面:为自己活,为他人想,或者说:享受过程,履行责任;善待自己,善待他人;内心和谐,人际和谐。 人的认知许多都在感性上,用辩证的思维方法,可以提升到理性认识,所以思维比知识更重要。
(二)
我小时候读过毛主席的《实践论》《矛盾论》,学到的辩证法,至今记忆犹新,让我终生受益。 《实践论》中十六个字: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就是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法;《矛盾论》中有一句话:矛盾有主次两个方面,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,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,量变到质变,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思路。 掌握思维方法,提高思维能力,可让自己更理性些,在实践中成长,在矛盾中成熟。
(三)
有一次给实习生上课,我提问:半和一哪个多?大家异口同声说:当然一多!我说脑子太简单了。 我们不能把事情想得太复杂,但也不能太简单,比如半和一,你就要想到半小时与一刻钟,这就是联想思维能力,需要平时训练。有了由此及彼的思维习惯,看问题不会片面;掌握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,就能提高分析能力。 我写作其实不是为了出作品,而是思维训练过程,独立思考帮自己理清思路,尽可能从感性提升到理性。
(四)
有人说勤奋就是财富,这话应该没错的,但需要补充并辩证去理解。 一般来说勤奋也属于一种比较感性的行为,不知疲倦工作也是一种勤奋,需要用理性思维来牵制。勤奋也要克服惯性,尊重生理规律,不能加速折旧,而要细水长流,这样才能不断创造财富。 我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那么一样的道理,也可以说理性比勤奋更重要。
(五)
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得累,我说喜欢也要注意健康,否则也是感情用事。 喜欢是感性的东西,就像吃东西,一般都会说喜欢就多吃点,往往会出毛病。其实喜欢的也要少吃点,这是逆向思维也是理性思维。 跟着感性与惯性走,往往会走极端;跟着理性的思路走,才能理智控制走好每一步。
养心辩证法
我喜欢唱《为你打开一扇窗》,这段沪剧让我联想到门与窗的辩证关系。
生活中如果有的门关闭了,那么有的窗就打开了,当然关键是自己去发现或打开;如果你的心一直在门里面,那么你就会感到胸“闷”。
打开你的心灵之窗,你就会发现别样的风景,你的心胸就会感到豁然开朗。
养心包括开心与静心,一个人一直很兴奋不利于健康,静心为主开心调剂才是健康之道。一般来说静心可以感受幸福,不靠外界刺激,靠自己的情趣,也可以自娱自乐寻开心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有闲人比有钱人可能更拥有开心的资本,关键是善于利用“闲”这个资本。
朋友说自己在学中医,我说我不懂中医,只知道中庸之道,他说中庸就是中医的精髓。
他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,我觉得中医的学问就在日常生活中,我最喜欢说两句话,一句是享受过程,一句是不走极端,这两句话其实就是养心,比如不让自己很累,因为不刻意不在意,所以总会觉得很惬意。
我们中老年人有不少人喜欢逞强,自我感觉很好,其实生理上老了是客观事实,不服老是不行的。
平时身体状况很好的人,可能会疏忽大意,主观上觉得“没事”,客观上可能已经有事了。所以养心也包括必要的服老,对自己的身体敏感一些,心理上可以保持年轻,但生理上必须尊重客观。
良好的心态,规律的生活,既乐观又平和,既有所追求,又不必苛求,这些都是养心的辩证法。
随笔
——牛气和呆气
责任编辑:夏伯年
-END-
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(普通合伙)
电话:021-63687866
网址:http://www.wellcpa.com/
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121号29楼 E-mail:wellcpa@126.com 总机:021-63687866
Copyright © 上海华皓会计师事务所 沪ICP备20002395号-1 技术支持:派度网络